李毅中:绿色发展关键在这八个字,别盲目发展煤化工

2020-07-01 10:32   来源: 腾讯网

   

中国实现绿色发展,做到“节能减排”就够了吗?

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、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28日在“国是论坛:能源中国—中国未来五年”会议上表示,要把“节能减排”四个字展开,在“节能降耗、减排治污”上下功夫。

他同时表示,在目前技术条件下,要防止煤化工、煤制氢盲目发展,避免造成生态破坏、气候变暖的新风险。

以下为李毅中发言实录摘要:

我想就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,并将我国《巴黎协定》承诺聚焦到煤化工、煤制氢谈点体会。第一个说说目标任务,第二个对煤化工、煤制氢提点看法和建议。

先说第一个问题。落实《巴黎协定》承诺的目标和任务,严格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,防止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灾难,这是全世界的共识和行动。

2015年底,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形成了《巴黎协定》,提出到本世纪末,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温升要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,努力达到1.5摄氏度以内。实现这个目标,关键是控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。如果是温升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,就要求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20%,到2070年达到净零排放;如果是1.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,就要求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减少45%,2050年要达到净零排放。

虽然多数国家都为此作出了承诺,但现在看来离目标要求差距还相当大。有资料显示,按目前状况,可能温升将达到3.2摄氏度,这肯定是不行的。

我国政府坚决支持积极响应这一全人类的共同行动。早在2009年5月份的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,我国就向全世界承诺,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(即排放强度)比2005年下降40%到45%,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。

按照《巴黎协定》框架要求,我国承诺2030年比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60%到65%,非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比例提升到20%,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等目标。

为了实现以上目标,我国作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,取得了明显成效,这是有目共睹。根据有关数据,我们可以对以上目标作出分析。

先是二氧化碳排放强度。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能源使用带来的,其排放强度降低主要取决于能耗强度降低。2019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是0.49吨标准煤,比2005年的1.4吨标准煤降低了65%。国家统计局公布,2019年我国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年降低了4.1%,据此计算,2019年我国能源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超过50%。通过估算可以发现,中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是有把握的。

再是非化石能源占比。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,煤炭占59.2%,水电、风电、太阳能、生物能、核能等非化石能源占14.3%;2019年煤炭比例占57.7%有所下降,非化石能源占15.1%出现上升,整体来看在不断改善。因此,203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%,经过努力是有希望的。

在森林蓄积量方面,全国森林普查资料显示,2003年我国森林蓄积量是124.56亿立方米,到2013年是151.37亿立方米,10年来年均增量约为2.68亿立方米。保守一点按每年增2.5亿立方米计算,到2030年森林积蓄量可达194亿立方米,实现承诺目标后还有余地,当然今后10年还要继续努力。此外,增加森林蓄积量的同时又增加了碳汇,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。

从下一步二氧化碳减排看,难点在工业。据统计,2018年,全球工业耗能占总耗能的29%,中国是65.7%;全球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是30%,中国是59.2%;全球非化石能源占比为18.1%,中国是14.3%。由此来看,我国未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重在工业,重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。这使我们不得不关注煤化工、煤制氢这个焦点问题上来。

第二,专门谈谈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中的问题。

煤化工诞生大量二氧化碳,作为重要温室气体,我们绝不允许其大量排放。煤化工产生一公斤氢要诞生11公斤二氧化碳,油制氢要诞生7公斤二氧化碳,天然气制氢则诞生5.5公斤二氧化碳。如果其产品是尿素、甲醇等化工产品,则可以把相当多二氧化碳融入进去,但二氧化碳仍然是过剩的。用煤作原料合成氨再进一步生成尿素,用去了三分之二的二氧化碳,仍有大约四分之一到30%需要排放。

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很热,这当然是件好事,但氢从哪里来?大自然中没有氢矿,它是二次能源。如果用化石能源制氢,把氢作为产品拿出来,所诞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放,这是不能容忍的。2019年6月份,世界能源理事会把这种伴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氢称为“灰氢”,显然“灰氢”是不可取的。只有把它通过CCS或者CCUS,即把二氧化碳捕集起来,封存起来,利用起来,不要排放,这样灰氢才能变成蓝氢。蓝氢就可以用。世界能源理事会认为,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的氢是“绿氢”,这是未来制氢的发展方向。为此,需要研究非化石能源产生的清洁电源,大力降低电解水电耗等。

简而言之,就是四句话:灰氢不可取,蓝氢可以用,废氢可回收,绿氢是方向。在目前技术条件下,要防止盲目发展煤化工、煤制氢,避免造成生态破坏、气候变暖新的风险。

具体怎么办呢?首先要大力加工二氧化碳的捕集、封存、利用技术的攻关,实现产业化、专业化。据媒体报道,神华集团有个每年10万吨二氧化碳的CCS实验装置,2011年建成投入,取得了初步效果,但是尚待产业化,因为成本问题、风险问题,10万吨的规模不是工业规模,工业规模至少要百万吨、上百万吨或者更高,中石油、中石化试点用二氧化碳来驱动采油,提升原油的采收率,以上这些探索需要进一步支持,创造产业化、商业化的条件。国际上也有探索,一些媒体报道,美国、英国、挪威、加拿大都有这方面的探索。

建议国家对煤化工、煤制氢等排放二氧化碳尽快制定标准规范,并且严格执行,从而使我国减排减碳目标任务落到实处,到2030年能够兑现承诺。

从本质上看,中国的绿色发展,要把“节能减排”四个字展开,在“节能降耗、减排治污”上下功夫。如制造业在工艺节能、设备节能、循环经济、产品节能等传统做法基础上,要深入开展以绿色低碳、产品质量和智能制造为中心的技术改造,把技术改革档次提高一步,从而使行业在总量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,并在能耗、清洁等方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。


责任编辑:七七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魅力时尚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