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舞台为何产量上升,而优秀的作品仍然很少?

2020-12-28 10:55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解决"质量好"、"高品格"问题,是时代突破当前戏曲创作瓶颈的命题,著名歌剧评论家吕玉忠日前指出,创作水平是实现戏曲舞台艺术高峰的一个重要因素,近年来,戏曲创作质量不断提高,但好戏仍然稀缺,创作环节存在许多问题。


这些问题包括:没有歌曲和戏剧,有大量缺乏戏剧的现象;在写实题材的创作中,有些作品主题不清,故事不粗心,感人,有造型化、同质化、片面化、理想化、概念化的创作倾向;有的戏弄历史、亵渎祖先、亵渎经典、残酷无情的英雄,用无端的想象来描述历史,使历史虚无主义。有的盲目创新,追求荒诞、粗野、霸占市场。


1609124215337602.png


吕玉忠的观点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反响,业内人士认为,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前戏曲创作的重点,要解决这些问题,就必须提高作为戏曲创作生命线的艺术素质。


团团长是第一个负责创造质量的人。


鲁榆中认为,有些工作在合格线以下,主要责任在于团的最高领导。


一方面,工作问题首先是因为创造性规划存在问题,要繁荣创新,就必须从粗放、专断、立竿见影地转变为科学、准确、前瞻的创造性规划。陆玉忠长期以来一直与有关部门和院所打交道,在制定创造性计划的过程中注意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。例如,规划创作项目在进行评价和考察时,并不是基于对戏剧艺术特征和艺术实力的清醒认识,缺乏对主要时间节点规划项目的前瞻性和针对性,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把握深植于生活中的人的重要创作环节。所有这些最终导致了这个项目最终意识到它做不到,就急忙跑到马前,敷衍了事。


即使有了很好的创作策划和题材创意,最终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,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院院长。卢玉忠认为,一个院院长的判断力和决定权,决定着一部作品,一个群体,一项事业,甚至一部戏剧的成败。因此,作为院主,你敢出钱,我就敢排队,也不能被创作者云里雾里的自吹自擂迷惑,欺骗,左右,而是要‘咬住青山不放松’,坚守艺术底线,恪守艺术良心,"在这个前提下寻找最合适的创作者在这里,"最合适的创作者"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名气和地位,而是由于不同类型的题材在经历,阅历,学识,见识等方面的差异而对其适应和把握的能力。同样重要的是院长的眼睛,没有创作能力,本就不应该被纳入院长的审美视野。




责任编辑:无量渡口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魅力时尚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